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发展校园足球培育阳光少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沂北

来源:青少年体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7 09: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临沂北城小学是沂蒙革命老区的一所完全小学,原名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46年。2009年,随临沂北城新区开发建设而更名,2013年,成为临沂市兰山区区直小学。现有一

临沂北城小学是沂蒙革命老区的一所完全小学,原名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46年。2009年,随临沂北城新区开发建设而更名,2013年,成为临沂市兰山区区直小学。现有一校两区,1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342人、教师327人。

近年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及要求,临沂北城小学秉承“雅·乐”核心育人理念,以建设“书声琅琅的学园、活力涌动的乐园、朝气蓬勃的雅园和温馨和美的家园”为目标,将校园足球确定为特色体育项目。2015年,学校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体育工作示范学校。2016年,学校成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足球)学校和鲁能泰山临沂足球项目学校。

一、确立发展理念,发挥育人功能

足球作为世界第一大体育运动,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格完善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校园足球事关教育和体育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规则意识、团结协作精神的重要课程。临沂北城小学以“润德健体、启智育美”为校园足球发展理念,通过课堂普及、训练提高和足球联赛相结合,让学生学习足球礼仪,学会足球基本的运动技能,感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强壮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坚韧不拔的团队精神和高雅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制订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

临沂北城小学将发展校园足球与打造活力校园、培养阳光少年相结合,把校园足球纳入《临沂北城小学近中期发展规划》和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成立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校长负总责,教务处负责教师培训和足球教学、政务处负责业余训练和参加比赛、综治办负责安全、后勤处负责服务保障的足球教学训练管理体系。制订《临沂北城小学校园足球近、中、远期发展规划》《临沂北城小学校园足球实施方案》,明确足球育人目标,确立“足球发展2015年区内领先、2020年市内领先、2025年省内领先”的发展目标,对足球课程开发、足球教师队伍建设、足球教学和训练质量、足球队发展和学生体质提升进行规划。建立和完善校园足球发展办法,出台《临沂北城小学关于足球教师工作量、工作质量考核办法》《临沂北城小学校园足球发展专项激励办法》,将足球教师业余训练计入工作量、比赛成绩计入工作质量,明确足球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进修学习、教育科研等方面和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对足球工作每年进行表彰奖励。把支持学生参加学校足球训练作为文明班级评选、优秀班主任考核的指标之一,对不支持的推行一票否决,使足球工作成为举校体制。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临沂北城小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足球课教学为主阵地、足球社团训练为延伸、班级联赛为驱动、校级间交流为补充的足球教学训练体系。

三、创新机制体制,推进校园足球发展

1.丰富课程资源,提升师资水平

足球课程和师资是校园足球发展的两大引擎。为提高足球教学和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临沂北城小学根据《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试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课教案》,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写了一至六年级的足球校本课程。低年级通过踩球、拉球、拨球、扣球、跨球等培养球感,体验足球活动的乐趣;中年级训练脚内侧、脚背正面、脚背外侧运球等技术要点,发展运球、踢球、接球等基本组合技术以及基础战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高年级训练传球、接球、运球、射门组合,学习2v1、3v1、3v2、3v3等攻防战术,提高学生在足球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能力,强化规则意识,渐进式的目标设置为足球教学和训练提供根本遵循。学校采用“内部挖潜、外部聘任”的方式,建设专兼职足球教师、教练员队伍,组织政治学习提高师德水平,参加各级各类校园足球培训班“富脑、充电”,在集体教研的思想碰撞中提高业务能力。2014年以来,临沂北城小学26人次参加了教育部第一批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专项培训,第二批青少年校园足球体育骨干教师国家级专项培训和山东省校园足球体育骨干教师培训等。冯圣、徐金岭等6名体育教师分别成为中国足球协会C级教练员、D级教练员和山东省足球协会E级教练员,5名教师成为市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1/0717/2170.html

上一篇:中华少年强体育影视新时代工程启动
下一篇:儿童青少年与成人前交叉韧带在上的解剖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