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与语言融合式教学法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CLIL)起源于欧洲,这种教学模式将内容学习和语言学习合二而一,即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科内容,又让学生将语言学习运用其中,达到双向综合学习目的。这样不仅解决了语言学习的实际运用问题,还提高了传统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自CLIL教学法提出至今,一直都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已经提出了4Cs课堂教学原则,语言三联图以及学习矩阵模型评价图等理论,为CLIL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理论基础和导向支撑。
一、CLIL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在欧洲,随着政治经济联盟体系的建立和扩大以及不同语言交流和使用的现象越来越多,人们对外语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用外语讲授教学内容则成为实现多元语言应用的一种有利手段。因此CLIL作为实现语言多元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对未来的语言学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国内背景
近年来,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在语言学习领域颇受关注,如我国西藏使用汉藏双语教学就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双语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内容与语言融合式教学模式②。目前,CLIL教学法的实践大多在专业性的大学开展,但同时也在一些中小学以及培训学校开始借鉴和使用。
二、CLIL教学法的含义
(一)基本含义
CLIL是通过使用母语之外的另一种语言,帮助学生完成学科教学和外语学习的双重目标教学法。CLIL教学法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一的外语教学或者单纯的学科教学,其最终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以下学习技能:专业的学科知识,外语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独立思考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CLIL教学法与双语教学法的异同
目前,有一些初学者将CLIL教学法和双语教学法混为一谈。实质上,其二者互相关联,却不尽相同。这两种教学法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将一门外语作为中间者或媒介者来对学科内容进行教学。其不同点在于,双语教学可以使用本民族语言和第二外语两种语言同时进行教学,而在CLIL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使用第二外语进行课程内容教学。
三、CLIL的4Cs课堂教学原则
Coyle为CLIL课堂教学提出了4Cs教学理论框架,即内容(content)、交际(communication)、认知(cognition)和文化(culture),①与传统的3P教学(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有很大的不同。内容(content)是指在特定的课程的特定部分提高知识、技能以及认知;交际指的是把语言作为工具去学习其他内容,同时学习语言的使用;认知是指培养学习者把概念形成(抽象或具体)及理解同语言联系起来的思辨能力;文化则是指通过了解文化的其他方面以及共识,提升自我意识。③这四个教学原则彼此之间相对独立却又相互作用,形成相互交织的框架。图示如下④:
四、CLIL在青少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CLIL在青少课堂中的应用的前提
1.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青少年来说,已经具备初步的英语词汇句型和语法基础,对学科内容开始产生探索兴趣,但由于得不到充分的结合锻炼,容易出现表达不畅,无法理解学科内容等情况。
2.课程流程以及活动设计
教师必须提前分配好学科内容,把握学科主授核心知识,加强英语语言编排。活动设计中需以学生为活动中心,教师为辅助,层层递进,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环境都是在教室,教师可以依据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和教具卡片等方式联合展现,若能在主题结合的情况下,也可选择户外环境,如博物馆等进行实地教学。
(二)CLIL教学法在青少英语课堂的应用实例
笔者以新概念英语一册中的‘Lesson53 An interesting climate’为例,依照4Cs教学理论框架来进行4Cs教学框架设计,最后通过传统教学手法与CLIL教学法的对比,讲述CLIL课堂的优势。
1、4Cs教学框架设计
依据4Cs教学理论框架和特点,将该课从传统的单词句型教学目标定位为地理课程探讨教学目标。
内容(content)——教学内容为世界地理位置和各种天气名称。通过分组活动进行小组间的句式问答活动,完成问答笔记,并对自己已知的世界地理天气情况进行英文版本的介绍。
认知(cognition)——在认知上让学生了解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天气上的差异,同时将认知提升为如何适应和和认识不同气候带来不同生活习惯的小冲突。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1/0313/1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