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儿童肥胖、近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国家高度重视青少年健康管理工作,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1]等文件。与此同时,相关学术研究亦随之增多。为了准确把握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的脉络和方向,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软件对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推动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用数据基于CNKI 中核心期刊收录的2000 年至2019 年期间的文章,以“青少年”或者“学生”并含“健康管理”为主题或关键词或篇名,精准检索出156 篇文献为数据源,剔除与本研究无关联度的会议报道等文献,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32 条记录作为本研究的数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 软件对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 是由陈美超博士研发的一款在科学计量学、数据可视化背景下的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它是基于JAVA 平台,适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主要用来分析知识领域中的新趋势[2]。由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全面勾勒出2000 年至2019 年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的热点,归纳整理出当前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的动态发展轨迹,客观描述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的嬗变进程、热点与未来趋势。
二、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2000—2019 年有关青少年健康管理的研究132篇,年均6.6 篇,依时间顺序论文数量总体上呈“先缓增、后波动、骤上升”的趋势。根据研究数量和特点,本研究将我国目前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初步探索阶段(2000—2007 年)。该阶段的特点是文献数量少、内容相对单一。共计9 篇文献,占文献总量的6.86%。2000 年较早的研究是侯光辉、朱斌[3]的有关健康教育的健康管理,之后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学校健康管理、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管理[4,5]。该阶段涉足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领域的学者较少,充分体现了“探索性”,且研究内容和关注点均相对单一。
第二阶段为缓慢摸索阶段(2008—2015 年)。该阶段的特点是发展缓慢与摸索性。共计文献78 篇,占文献总量的59.09%。虽然发文数量有所增加,但仍有限,近十年的研究在摸索中缓慢发展,但可喜之处是研究思路开始多线化、关注点多元化、研究内容丰富化,青少年健康管理重要性、青少年健康危险因素、健康监测、慢性病健康管理及健康管理模式等均有所涉及。诸多学者通过不断摸索,试图从不同角度、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对青少年健康管理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日后的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16—2019 年)。该阶段的特点是以政策为导向、发展迅速。此阶段研究呈现骤然剧增趋势,短短四年核心文献高达45 篇,占总文献量的34%,主要是青少年健康问题和国家政策的导向起了关键的助推作用。2017 年2 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增加了“健康管理师”职业。另外,随着我国青少年健康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 年9 月颁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 版)》。该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健康管理政策与对策[6,7]、评价指标与干预手段及效果[8]、管理模式与健康公共服务[9,10]三方面,研究数量增加,且以政策为导向,目标更明确,研究更为系统化。
(二)主要核心作者
主要核心作者的可视化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科研团队,尤其是合作密切程度,从而更好地分析每个团队的研究领域和特点。目前有关青少年健康管理发文量较多的研究者主要分为两大团队。第一团队是以姚益天、何平、黄仙红、崔宏杰等为代表的专家团队,以研究青少年健康管理防控为主;第二团队是以马海燕、何华明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主要进行青少年健康管理现状、健康问题相关研究。另外,还有由张持晨、郭丹组成的研究团队以及孙梅和李程跃组成的团队,主要进行健康管理影响因素、管理模式、防控系统研究。由此可见,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者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科研团队,团队组成人员涉及医院、防控中心、高校等,能够交叉和互补,不同的团队具有不同的研究重点并能持续、成系统进行研究,这对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拓展和加深青少年健康管理研究均十分有利。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核心作者的共现网络密度较低,合作程度还需要加深,尤其是体育卫生部门的学者参与较少。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1/0122/995.html
上一篇:中医药文化传承要从基础教育抓起
下一篇:外国儿童文学原著在青少年外语学习中的作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