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探析遵规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路径

来源:青少年体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1 11: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遵守规则作为体育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培养的重点目标。但在体育课上,学生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更是经常发生,这不仅

体育品德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遵守规则作为体育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程培养的重点目标。但在体育课上,学生不遵守规则的现象更是经常发生,这不仅会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出现学生淡漠课堂纪律的现象,甚至会埋下课堂安全的隐患。笔者认为仅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够的。体育教育具有实践性、交往性和规则性特点,其自身的学科特性对学生的育人价值不仅体现在“育体”方面还有“育德”的价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并将其迁移到日常生活工作中,将会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图3可以看出,在低频区,出现斜率接近90°的直线,表明该电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容抗性能;在高频区,半圆直径约0.18Ω,说明电容器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曲线与阻抗实轴的焦点表示溶液欧姆电阻,该电极材料的欧姆电阻为0.26Ω,说明电容器具有非常小的内阻和rGO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1 遵规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1 遵规的含义

遵规,顾名思义,就是遵守规则的意思。我们要厘清其概念内涵,必须要充分理解“遵守”及“规则”两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一书对“遵守”的解释是:依照规定行动;不违背。“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一书中是解释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综合以上的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遵规”的含义,即遵规,遵守规则的意思。它是指不违背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通常可分为法律与道德两大类。它主要有3 个特点:一是不违背,具有一定的强制效力;二是共同遵守,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三是表现为一种制度或章程,具有合法性的特点。

1.2 体育教学中遵规的含义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定义“遵规”这个概念呢。体育课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受教学环境开放、组织形式多样、干扰较多等因素的影响,其课堂规则也与其他学科有所差异。笔者认为,定义概念的关键点就在于我们要将定义的范围限制在体育教学中,在体育教学中遵规,即遵守体育课堂规则。因此,我们将遵守体育课堂规则定义为: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违背规定出来供师生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主要包括遵守体育课堂常规、运动技术规则及游戏竞赛规则等方面,具有合法性、强制性及普适性的特点。

1.3 影响学生遵规因素的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要正式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产生的就业焦虑现象,并通过对学生自我效能在学生情绪、情景、成败经验这三方面的影响,帮助学生减缓就业焦虑。帮助学生建立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以期让其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能够对职业规划、择业目标等问题作出正确的预估和判断,并在达成其目标所做努力的行动预估上作出准确判断,且能够坚持下去。

合理、明确与切实可行的课堂常规,不仅能保证体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同时教师通过对常规教学“快、静、齐”的要求,使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教学程序,从而促进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教师可根据本班教学的实际情况,与学生民主协商,共同制定班级课堂常规。例如,明确着装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运动鞋、运动服;明确行为规范要求,要求学生在课上注意言行举止,集合整队时队列队形要做到协调一致、步伐整齐。明确考勤要求,要求学生不准迟到、早退、无故旷课,有事必须请假。明确安全要求,以防课上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每节课都要严格按照课堂常规的要求认真实施、监督、贯彻,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学生在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中建构起规则意识,并通过不断的反复和强化,将规则意识内化自己的行为习惯,进而起到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将规则生硬地强加给学生,学生势必会对规则产生厌恶,对教师产生不耐烦甚至逆反的心理。体育游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活动内容,在进行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变得相当兴奋,容易忽略对规则的遵守。这时教师首先要强调游戏的规则,还要规定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处罚办法。在正式进行体育游戏前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预练,若学生出现违规现象教师要及时做出预点评并再次重申规则。在进行体育游戏过程中,如若发现没按规则进行游戏的小组或学生,要及时根据事先制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处罚,不能姑息此类违规行为。如若游戏中教师对违规的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很容易会形成“羊群效应”,纷纷效仿其他学生的违规行为。教师还可根据游戏实施的具体情况,师生共同创新改造游戏规则,让学生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变他律为自律,由于规则是学生自己制定的,就更具约束力。

2 遵规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策略

2.1 利用体育课课堂常规的要求,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加上高校合并与扩容,本科评估检查对图书馆藏书数量、生均数量指标的量化要求,以及每年的馆藏新书递增,使得近几年图书馆的图书存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无疑对教学与科研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保障作用。但自主学习团队需要由个性化、专业化的空间向传统存储空间拓展,为此,图书馆要合理平衡这两方面需求。

黄晨熹认为,影响规则意识的因素主要分为内部机理和外部环境因素2个方面。内部机理分为“对规则的理解,遵守规则的意愿以及遵守规则的习惯”。外部环境因素体现在社会转型、价值观扭曲、“潜规则”盛行、规则实施不力等方面。也有研究者从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家庭原因及学生自身原因分析了青少年规则意识缺乏的原因。他们认为,社会原因体现在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家庭及学校在规则教育上存在缺失。自身原因体现在学生思想上自控自律意识不足。还有学者从规则自身实施的机制上进行探讨。王询认为,规则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决定于相关行动者的自愿遵守,相关行动者的相互约束及第三方强制实施。

2.2 利用运动技术特点的要求,关注学生遵守规则行为的养成

运动技术教学是一堂体育课的主体部分,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与规则教育结合起来。以“行进间篮球运球”为例,教师在进行讲解示范动作技术的同时,要着重强调动作技术自身的规则特性,如在教学时常发现学生在练习时主要靠手掌发力去拍球,同时眼睛未能平视前方,一直低头盯着球。这虽然并未违反篮球项目规则,但是教师若不对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行干预纠正,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不会运动技术的窘况。因此,教师要及时对学生错误的动作进行纠正。还有的学生在练习时,双手不小心接触篮球后再次运球或运球停球后又继续运球,教师就需要着重强调这违反了篮球项目规则,在比赛中,是要判罚违例丧失一次球权。教师要充分利用运动技术教学特点的要求,不仅要强调动作技术自身的规则还要重视学生学习规范的技术动作,时刻关注学生遵守规则行为的养成。

2.3 利用游戏和竞赛的特殊性,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

综上所述,影响学生遵守规则的因素主要集中于2 个方面:(1)自身因素,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规则意识薄弱及没有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2)外部因素,主要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笔者认为,探讨影响学生遵守规则的因素其关键点就在于要充分理解“遵规”的内涵,这主要取决于对“遵”和“规”二字的深刻理解上,虽然“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色彩,但学生是否严格遵守规则,也要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意愿。“规”我们可以将其内涵理解为“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学生遵规行为体现的内在因素,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学生具有足够的“规则意识”观念,会进而促进学生遵守规则的主观意愿。“主观意愿”和“规则意识”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当一个学生既有规则意识,又愿意去遵守规则,这才是我们培育学生遵守规则的最终目标。

与体育游戏相比,体育竞赛更加正式和规范,绝大多数的体育竞赛规则都带有以禁令性的形式所表述出来的“必须如此这般否则违规”的规范语句。规则的规范性、严格性、公平性是体育竞赛的突出特点,竞赛规则对每个学生都是公平的,学生如若违规,必会遭到裁判的判罚。以篮球项目为例,教师在日常的篮球运动技术教学中就应讲授违例和犯规等规则,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比赛中要尊重观众、尊重对手、尊重裁判,进而可通过篮球比赛在实践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竞赛规则意识。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主动担任比赛裁判员,让学生明白裁判员的执裁也并非是随心所欲的,只有在大家都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才会在公平、公正、安全、有序的条件下进行。竞赛规则如同法律一样调整着参与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潜移默化地培养着人们的规则意识。竞赛规则对树立“公平竞争”与创造共生的人生理念、构建共同尊重的社会规范标准及生成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意义。通过游戏竞赛,有利于将规则意识内化为个人意识,有利于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为了建构乡愁所传递的这4层不同涵义,诗人采用了隐喻套转喻的认知手段。这一隐转喻模式不是隐喻和转喻这两种认知方式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交互运行和融合,即它们“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杨波,张辉 2008:1),构成了一种嵌套方式,如图2所示。

2.4 注意把握规则教育的时机,对违规的学生进行及时教育

规则意识的形成有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要让学生遵守规则,必须让学生准确判断是非标准。体育课上,教师要对违规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可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评,学生以规则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能有效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在进行体育游戏竞赛过程中,体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自觉遵守外,更重要的是在评价环节让学生去评价自己与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及时表扬那些在游戏中虽然一直处于落后但其不为获胜而违反游戏规则的学生,为学生树立遵守规则的榜样,形成遵守规则的班级风气。对违反游戏规则的学生一定要及时批评指正,必要时给予惩罚,不断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3 结 语

规则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教育永恒的话题,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遵规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要明确影响学生遵守规则的核心因素究竟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采用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进行培育。学生遵规意识的培养不是在短期时间内能完成并见效的,体育教师可采用本文教学策略进行多角度多渠道的反复实践,引导学生将外在规则内化为认知、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形成自觉的遵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文天,骆秉全. 论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及其价值[J]. 体育文化导刊,2013(9):96-98.

[2]吕叔湘,丁声树. 现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黄晨熹. 哪些因素阻碍了规则意识培育[J]. 人民论坛,2018(22):74-76.

[4]李文姝,王清平.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规则意识培育路径探析[J].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9):103-105,126.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0)03-032-02

投稿日期:2019-08-26

作者简介:朱丹阳(1995—),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与健康科学。

文章来源:《青少年体育》 网址: http://www.qsntyzz.cn/qikandaodu/2020/0521/347.html

上一篇:“乐练赛”理念下青少年居家运动的策略
下一篇:体育运动处方对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分析_